統一總裁林蒼生第一本書『隨便想想』─慈悲心


  聽說在藏密修行法門中,有一門是慈悲心的培養。慈悲心可以培養,正表示人人的內在皆有慈悲心,只是忘記了,或被什麼給掩蓋了。就像古代寶物藏在地下,埋得很深,大家都不知道一樣。
  如果從能量的觀點來理解,慈悲心應該是很微細的能量,因為微細,遂沉在心靈的裡層,如果不經開發或培養,不容易感覺出來。
  問題出在心靈的表層,是什麼不好的心態把慈悲心蓋住呢?古來所有顯教、密教都教導我們要從去除「我執」、去除「貪嗔癡」下手,然後一層一層剝下去,直到如道家所說的「忘我」或佛家所說的「無我」,或儒家所說的「心齋」,好像功夫要很深,修行需要一生一世的時間,才庶幾有點消息。
  但在以前宗教還沒進來或尚未盛行的時候,孟子不是說過「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嗎?這惻隱之心,不正就是慈悲心嗎?既然「人皆有之」,當然俚俗人家都會有惻隱之心了,因此我相信慈悲心的培養,應該不會那麼難才對。
  我們姑且來想想看,我們在企業界做事的時候,常常會說: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想一想,這站在對方的立場,應該就是慈悲心的開始。然後不僅對一個對象如此,對所有的對象也都如此,如此這般延伸,這在社會上、企業界學來的成功經驗,慢慢地就變成修行的一種方法了。在生命中,慢慢養成對每一個人、每一物,都能站在對方的立場來想一想,而且要能愈深入愈好,深入到自己好像與對方成為一體一樣。
  例如:看到一朵花,就設想我是這朵花,既然我是這朵花,我將把自己內心的色彩,像這朵花一樣,勇敢地顯露出來;那花的白,是我心靈的底色;那紅,是我對人間的情;那黃,是我與世界的友誼;那紫,是我與自然對話的深度;我的身姿,迎向太陽,因為這是我生命的唯一方向。這樣,色彩的顯現,顯示人花的交流已逐漸合為一體。那時花的美麗已是我的喜悅,而我的喜悅,使花更顯親切。
  這同理之心的喜悅與親切,其能量之交流與惻隱之心的交流是一樣的,差異只在於能量不同面貌的呈現而已。如果用慈悲心來說明,這與花同為一體的感覺,是慈悲心裡「慈」的一面。而這「慈心」就是平常所說的「愛心」。
  又例如,我看到一位瞎了眼的乞丐,就要設想,如果我是這乞丐,我是不是很想聽到銅錢丟到鉢裡「噹」的聲音。於是我就拿起銅錢,創造了一個世界最美麗的「噹」的聲音。這「噹」一聲響起時,我與乞丐都同時在心中起了個震撼。在這震撼的剎那,正是乞丐與我共為一體的剎那。可惜,平常人在這時候都未察覺,而錯過了去體會這慈悲心裡的「悲心」的機會。
  看花時,與花愉悅同心的「慈心」,佈施時,與乞丐惻隱同心的「悲心」,不管「慈心」或「悲心」,都是慈悲心的心,都是平日生活中,日用而不自知的心,在日常生活中,只要能觀察入微,看清楚心靈裡「慈心」與「悲心」的交替運作,那麼久而久之,雖尚不及禪家朋友那麼敏銳深刻,但慈悲心的苗也已育成,可以期待,在未來日子中逐漸成長,而成為大智大慧的學佛人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文殊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