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間之苦 開一張空白的解藥轉貼「佛祖心」一篇文章之部份


﹝命若琴弦﹞這篇小說,曾被大陸翻拍為電影作品;故事中描述一個老瞎子帶著一個小瞎子,在茫茫蒼蒼的群山中,趕往一個又一個城鎮村莊,為人彈琴說唱。老瞎子的師傅說:「人的命,就像琴弦,拉緊了才能彈好,彈好了就夠了」。


他的師傅曾經對他說過:一旦彈斷了一千根弦,便能從琴匣裡取得藥方子,以上頭的藥引取藥便可治好眼盲得見天日;「咱們的命就在這琴弦上」,為了這句話,老師傅歷盡奔波勞碌,一路從年輕彈到老邁,就為了能夠彈斷一根根拉緊的琴弦。琴弦就如同瞎子們的目標,為了能夠在有生之年,睜開眼看那一回。而命,或許是生命,但更深刻的解釋,是可以活下去的理由。


等到老瞎子終於彈斷了最後一弦,取出了藥方子,發現琴匣裡頭只是一張空白的紙罷了,根本沒有眼盲的秘方這麼一回事。在失去了那種希望之後,沒有動力,不僅無法拉緊琴弦,連心弦都斷了。老瞎子後來懷念起過去的日子,才知道以前那些奔奔忙忙、興致勃勃的翻山、趕路、彈琴、乃至焦慮,一切都是那麼美好!


那便是他手殘抱缺卻充滿熱情與希望的一生了,因為那時侯,有個東西將心弦扯緊,儘管只是一張白紙。


聖嚴法師說過:所有講的道理,講「空」、「有」,其實都還是世俗諦;而不是真義諦,但是卻被人當成是真理,捨不得放。捨不得放,就永遠不能夠開悟。


這個故事所闡明的寓意與佛法中對於解脫的概念頗為類似;亦即「解脫之道,在於無道」。唯有看透世法的無常本性,才能從幻景的妄執中放下。如同瞎眼的老琴師,一直認為解脫之道端賴他「彈斷琴弦」的修為,但真正的「解藥」,其實是在修為的過程中,而不是某個超越世法的終端。於是,在故事的末尾,像是為了維繫一個續存的火種,老瞎子決定告訴他的徒弟小瞎子:是他記錯了,應該得彈斷一千兩百條弦才對!


在談論有關佛教倫理觀的文章裡,聖嚴法師也曾經提到過,「眾生之有苦惱,根源在於有生有死,有生有死的根源,在於迷失了本具的佛性,誤將無常的現象當作恆常不變的,誤將非我的內外事物當作是我及我所有的」,由於這一層誤認,所以才會生起執著心和依賴心。


眼盲的老師傅由於始終企盼能夠重見天日,為此而萌生了執著與依賴,所以生活以及活著的目的,變成一種功利、唯我的追尋,以致乎「心為此盲」。為求「看見客體」,而將非我納入自己的本心之中,甚至成為其生命的唯一目標,一旦這個追尋的虛執妄相顛破之後,一切都如夢幻泡影。


聖嚴法師曾經提到過,有一次,他和一位漢傳佛教學者的三代師生餐敘。餐敘才剛剛開始,來訪者有心,就在餐桌上追問法師有關「生命」的大題。當時來訪者向聖嚴法師請教,自己雖然閱讀了大量的禪學著作,也在禪修的過程中下了許多的心力,然而,他始終覺得業障深重,雖然讀佛經多年,打坐也十幾年了,可是進步很慢。就好像一個人爬山,爬了好久卻只爬到山腰。該如何、何時才能登頂?什麼時候才能開悟?


聖嚴師父對於這個問題回應道:「開悟,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其實根本沒有這樣東西。大家在禪堂打坐幾十年追求開悟,到最後,什麼也追求不到,因為根本沒有開悟這樣東西。但是沒有開悟這樣東西,打坐豈不是白坐了嗎?沒有白坐,因為你沒有追求以前,是不知道沒有的。」


解脫之道,蓋乎此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文殊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