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自行瀏覽列印,因課程時間不足,目前無法在課堂上補充,日後若有需要有機會時,才會特別來說明)


  三昧    佛學大詞典


   ()梵語sama^dhi 之音譯,巴利語同。又作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意譯為等持、定、正定、定意、調直定、正心行處等。即將心定於一處(或一境)的一種安定狀態。又一般俗語形容妙處、極致、蘊奧、訣竅等之時,皆以『三昧』稱之,蓋即套用佛教用語而轉意者,然已與原義迥然有別。


  於佛典中,sama^dhi 譯為等持時,『等』乃指離開心之浮(掉舉)沈(惛沈),而得平等安詳,『持』則指將心專止於一境之意,此即為將心止於一境而不散亂之狀態,稱為心一境性。俱捨宗視之為十大地法之一,唯識宗則認為是五別境之一,且兩宗均以之為心所之一,但經部與成實宗則認為心所並無別體。


  一般修行大都止心一處,不令散亂,而保持安靜,此一狀態稱為三昧。達三昧之狀態時,即起正智慧而開悟真理,故以此三昧修行而達到佛之聖境者,則稱三昧發得或發定。舊譯常將三摩地(梵sama^dhi ,三昧、等持)、三摩缽底(梵sama^patti ,等至、正受、正定、現前)及三摩呬多(梵 sama^hita ,等引、勝定)混同,而一概譯為三昧。實際上,三昧應指三摩地而言。


  有部認為凡是一切心共同之精神作用(即大地法),共通於定、散及善、惡、無記之三性,而僅限於一切有心位(不通於無心定)不亂心,且對一境地有集中之作用者,即稱三摩地。對此,三摩缽底與三摩呬多則通於有心、無心,而僅局限於定(包含有心定、無心定而不通於散定)。


  俱捨論卷二十八謂,就所依止之定(等至)有四靜慮(四禪)、四無色定、八等至、三等持之別。四靜慮及四無色定乃以善等持(三摩地、三昧)為體;又四靜慮及四無色定之根本等至(三摩缽底)有八種,故稱八等至;三等持(三三昧)即: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等三種。此外亦指空、無相、無願,或空空、無相無相、無願無願之三重等持(三重三昧)而言。


  二種三昧之中,第一種系以尋(尋求推度之粗雜的精神作用)與伺(伺察思惟之深細的精神作用)之有無,而分為:()初靜慮(初禪)與未至定。此屬有尋有伺三摩地。又作有覺有觀三昧。()中間靜慮(中間定),屬無尋唯伺三摩地。又作無覺有觀三昧。()第二靜慮(第二禪)之近分以上屬無尋無伺三摩地。又作無覺無觀三昧。第二種則指觀『人、法』皆空之三昧,稱為空三昧。捨離差別相之三昧,稱為無相三昧;捨離願求之思之三昧,則稱為無願三昧。其次在三重三昧中,又有空空三昧、無相無相三昧、無願無願三昧等。


  據十住毗婆沙論卷十一載,三昧乃四禪(四靜慮)、八解脫以外之一切定。又謂唯三解脫門(無漏之空、無相、無願三昧)和有尋有伺等之三三昧稱為三昧。同論又揭示定之範圍較狹,三昧之範圍則較廣,依此,諸佛菩薩所得之定可視為三昧。大乘義章卷十三舉出雜阿毗曇心論卷六、成實論卷十二、十地經論卷五等之說,而述明禪、定、三昧、正受、三摩伐(梵sama^patti ,巴同,等至)、解脫、奢摩他(梵s/amatha ,巴samatha ,止)等之差異。依其說法,則狹義之三昧指空等之三三昧,廣義則指四無量心及其他諸定。


  阿含經認為四禪八定之外,另有空、無相、無願等之三三昧(三解脫門)與有尋有伺等之三三昧,而大乘則有數百上千種種三昧之說。大乘經典之名稱,以『三昧』為名者,即有般舟三昧經、首楞嚴三昧經、慧印三昧經、自誓三昧經、佛印三昧經、法華三昧經、念佛三昧經、月燈三昧經、金剛三昧經等多種,這些經典對標題所示之『三昧』均有詳細說明。其中,般舟三昧,亦稱諸佛現前三昧與佛立三昧。此外,法華經卷一曾舉出無量義處三昧之名,舊譯華嚴經卷六與卷四十四,有華嚴三昧、海印三昧、師子奮迅三昧之說。大品般若經卷三、卷五,亦有首楞嚴(健行)、寶印、師子遊戲等百八三昧之說。


  天台宗在摩訶止觀卷二上舉出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等四種三昧之說;修此四種三昧之道場,稱為四三昧院。此外,成實論卷十二,有一分修三昧(唯修定或慧之一方)、共分修三昧(兼修定、慧之有漏定)、聖正三昧(兼修定、慧之無漏定)等三三昧。


  南本涅槃經卷十三列出菩薩破除『二十五有』之二十五種三昧之名,法華經卷七之十六三昧,即為法華三昧之異名。又身發火焰之三昧,稱為火界三昧、火定、火光三昧,有火葬屍骸之意。最勝之三昧,則稱王三昧或三昧王三昧。日僧法然在其選擇本願念佛集中將念佛稱為王三昧,又瑩山紹瑾撰之坐禪用心記亦將坐禪稱為王三昧。


  修三昧之堂,稱三昧堂。依修三昧之種類而分,即有法華三昧堂、常行三昧堂、理趣三昧堂等。〔雜阿含經卷十八、長阿含經卷九、卷十、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五、大品般若經卷一、卷二十三、大智度論卷二十八、瑜伽師地論卷十一、集異門足論卷六、佛地經論卷一、成唯識論卷八、大乘義章卷十三、圓覺經略疏注捲上、翻譯名義集卷四上〕(參閱『百八三昧』2480、『定』3171


  ()在日本,火葬場、墓地,亦稱為三昧。為祈求死者之冥福,大多在墓旁建立法華三昧堂,並延請僧侶修法華三昧。其法華三昧堂,可簡稱為三昧堂或三昧。


   三懺    佛學大詞典


   懺即懺摩,意為悔過。據天台四教儀集注載,懺摩有三種,即:()作法懺,謂身禮拜、口稱唱、意思惟,三業依法披陳罪過,求哀懺悔。()取相懺,謂定心運想,於道場中,或見佛來摩頂,或見光現,或見花飛,或夢見諸瑞相,或聞空中聲。於此諸相,隨獲一種,罪即消滅。()無生懺,一切罪業皆從一念不了心性所生,若了心性本空,罪福無相,則一切法皆悉空寂,罪亦消滅。以上作法、取相二懺為事懺,無生懺為理懺。理懺為正,事懺為助;若正助合行,事理兼運,則無罪不滅,無福不生。    


   三昧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術語)梵音sam&amacron;dhi,舊稱三昧,三摩提,三摩帝。譯言定,正受,調直定,正心行處,息慮凝心。心定於一處而不動,故曰定。正受所觀之法,故曰受。調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故曰調直定。正心之行動,使合於法之依處,故曰正心行處。息止緣慮,凝結心念,故曰息慮凝心。智度論五曰:『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同二十八曰:『一切禪定,亦名定,亦名三昧。』同二十曰:『諸行和合,皆名為三昧。』同二十三曰:『一切禪定攝心,皆名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處。是心從無始世界來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處,心則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則直。』止觀二曰:『通稱三昧者,調直定也。』大論云:『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大乘義章十三曰:『定者當體為名,心住一緣,離於散動,故名為定。言三昧者,是外國語,此名正定。』同二曰:『以心合法,離邪亂,故曰三昧。』同九曰:『心體寂靜,離於邪亂,故曰三昧。』同二十曰:『定者據行便息亂住緣,目之為定。就實而辨真心體寂,自性不動,故名為定。』新稱三摩地,譯為定或正受,等持等念。又曰現法樂住。定與正正受。其義同前。平等保持心,故曰等持。諸佛諸菩薩入有情界平等護念彼等,故曰等念。是就利他業而釋之也。又現定中法樂,故曰現法樂住。正受之異名也。唯識論五曰:『於所觀境令心專注不散為性,智依為業。』探玄記三曰:『三昧此雲等持,離沉浮,故定慧等,故名等也。心不散,故住一境,故名持也。』法華玄贊二曰:『梵雲三摩地,此雲等持。平等持心而至於境,即是定也,雲三昧者訛也。』玄應音義三曰:『三昧,或言三摩提,或雲三摩帝皆訛也。正言三摩地,此譯雲等持。等者正也,正持心也,持謂持諸功德也。或雲正定,謂住緣一境,離諸邪亂也。』菩提心義一曰:『梵雲三摩地,唐雲等念。入有情界,平等攝受而護念之者。』


   


  三懺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術語)三種之懺悔法。見懺悔條。


   


  庶類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術語)六道之凡夫也。無量壽經上曰:『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


   


  三昧    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彙


  又名三摩提,或三摩地,華譯為正定,即離諸邪亂,攝心不散的意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文殊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