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顯教(一)小乘(二)大乘


(一)小乘佛教


小乘佛教(梵文:Hīnayāna),又稱聲聞乘佛教。譯自梵語,Hīna意為「小」,yāna意為乘、車子、教法、或通往解脫之道,合起來,是「小車子」、「小的載具」的意思,比喻佛法濟渡眾生,像舟,車能載人由此達彼一樣。。這個稱呼出現在一至二世紀之間,是大乘佛教(Mahāyāna)對成立在它之前的的各佛教部派的稱呼,現代大乘佛教徒也用以稱呼南傳上座部佛教。因為它的涵義多變,而且充滿爭議,在學者及佛教徒間,長期存有爭議。


佛釋迦世尊成等正覺之後,為了救度一切眾生,說了很多能使一切眾生成就佛道的法門。在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逝世後,佛教內部由於對釋迦牟尼所說的教義有不同的理解和闡發,先後形成了許多不同的派別。按照其教理等方面的不同,以及形成時期的先後,可歸納為大乘和小乘兩大基本派別。如果我們把佛說的成佛法門歸納起來,只有顯密兩種教法。顯教是指一般的眾生,乃至中等根器的人,修行成佛的長路與安全平穩的修法。因為顯教的成佛,必須經歷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夠成就,所以說他成佛的路長,但是平安好走。


對大乘佛教而言,小乘是聲聞乘、緣覺乘二乘的合稱。因為此二乘修行人,發心狹小,無法濟度一切眾生,故稱小乘。


就歷史而言,小乘佛教意指在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時期,所形成的佛教教法。又可以用來指稱部派佛教時期,所成立的各個佛教流派。這些流派的現代繼承人,為南傳上座部佛教。


因此,最狹義的小乘佛教,又可以指為現存的南傳佛教。但是南傳佛教徒認為,這個稱呼,對他們來說,是有貶意的。如斯里蘭卡、泰國、緬甸、老撾、柬埔寨等南亞、東南亞各國,所傳為小乘系統佛教,但至今他們自稱為「上座部佛教」,不接受「小乘」的稱號。現行一般佛教史著作中沿用「小乘佛教」、「大乘佛教」等稱謂,則並不寓有褒貶之意。


相傳在佛陀滅度之後,由大迦葉於王舍城主持了第一次集結(又稱為王舍城集結),由阿難負責誦出經藏(即後世所稱的《阿含經》),優婆離誦出律藏,建立了原始佛教的基本經典與僧團戒律。大眾部相傳,因為富樓那尊者來不及參與此次集結,所以另外主持了一次集結,後世稱為窟外集結。窟外集結產生的雜藏部方廣經,即是大乘佛教經典的前身。


在佛陀滅度之後百年,摩揭陀國迦羅阿輸迦(俗稱黑阿育)王在位時,僧團因為意見不同,產生爭議。印度西部摩偷羅國的耶舍比丘,邀請東西方的七百位長老,至毗舍離舉行第二次集結(稱為七百集結、或毗舍離集結),會中做出決議,認為東部比丘僧團對於戒律的十種看法是錯誤的(又稱「十事非法」)。東部比丘僧團不同意這個看法,自行集結會誦,訂定戒律。因七百集結代表了上座長老的看法,故遵行此戒律的僧團,稱為上座部;而東方比丘僧團則稱大眾部。此為佛教僧團分裂的開始,所以又稱為「根本分裂」。


在上座部跟大眾部分裂之後,在其中因地域、教義看法等等不同因素,在其下又分裂出不同的僧團(又稱為「枝葉分裂」)。這個時期也被稱為部派佛教,時間起於佛陀滅度後百年,至大乘佛教興起之間。至西元一世紀前後,各部派已成熟發展,各自發展出不同的教義,也各自傳承了不同的經典。


在這段時間內興起的各部派,在大乘佛教興起之後,仍然澎勃的發展,與大乘佛教各有壇場。他們認為大乘佛教的經典並非佛陀所親說〈大乘非佛說〉,而大乘佛教徒則稱這些部派為小乘,並不能幫助人究竟解脫。


修行的起點是小乘道,小乘法著眼於充滿我們生活經驗中的挫折感,這種挫折源於執著一個獨立、永恒的自我之虛妄觀念,這個認識導源於佛陀宣說的「四聖諦」:(1)苦(2)集(苦之因—我執)(3)滅(解脫)(4)道(解脫之因),就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的八正道。這個教法將我們的病因診斷出來,並給予康復的處方,經由在禪修中及日常生活裡修學小乘簡易、精確而莊嚴的教法,行者會了解一切因緣條件性的真實皆是無常、苦、無我的。由這樣的理解生起了自然真實的出離心,這就是小乘道的關鍵所在。


在噶居傳承中有一系列的教誨,名為「將心向道的四種思惟」,是一種幫助理解「四聖諦」的有效力法:(1)人身難得(2)生死無常(3)因果不壞(4)輪迴過患。此教誨源於阿底峽傳承,後經甘波巴大師及歷代噶居派大德們的詳細說明。


第一項是思維人生自由和能力的難得,在各種生命中,人類不受陷阱、羅網之苦,而且非常稀少;尤其人生可以接觸到佛法而得解脫,人身是靈修的基礎。


  第二項是觀察一切現象都是無常的,正如佛陀所說「聚會終將散離」。「自我」因誤認本身是永恒的,加之親屬和財產等的助力而產生了錯誤的安全感。由對無常的認識,可以斷除內心中的怠惰和自滿,對修行的開展做了良好的準備。


  第三項是思維因果不壞,過去的身、口、意三業造成今天的狀況。未來的情況如何,又決定於我們現在的行為。通常行為可以分為三類:就是善、惡和無記,它們分別會感得好的、壞的和中性的果報。這項思維能令行者對自己生活中的一切境遇負起全責,而不怨天尤人,啟發出廣大心量,適於心靈的成長。


  第四項是思維輪迴的過失,一切眾生皆困於相對性存在的痛苦中,輪迴是迷惑顛倒且充滿敵意的,對自我來說那兒沒有究竟的滿足和安全。所以了解這個道理之後,便會真正發心捨棄輪迴,並追求以佛、法、僧三寶為標誌的解脫之道。


(一)大乘佛教


公元1世紀左右形成於印度,而後傳播至中亞、中國、日本、朝鮮、越南、印尼以至斯里蘭卡。它是北傳佛教的主流。大乘思想根源於某些早期部派,但有許多理論創造,如不僅講人無我,而且講法無我;強調菩薩理想勝過阿羅漢,宣稱人皆具菩提心可以成佛。大乘倫理中倡導慈悲一切眾生,力主以功德回向他人等等。


大乘是梵文Mahāyāna的譯文。Mahā(摩訶)是大的意思,Yāna則是乘,也就是交通工具,是印度佛教對教法的習慣稱呼,按字面翻譯就是大教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都屬於大乘。


大乘同樣包含理論和實踐兩個部分。作為預備功夫的理論,思索了存在的基本結構和原理;其對最高體驗的追求和修持實踐可回溯至印度的瑜伽傳統。這種禪定止觀的修持目的在於排除分別心,達到無所見,體會不可言說的絕對境界。被稱作般若智慧的理性活動是受到鼓勵的,但它最終仍然是為了導向對空性的認知。大乘理論中的涅盤不僅僅是寂滅不生或超越輪迴流轉,它是佛的境界,故又可以稱法身、佛性、真如等,即我們所謂的絕對者或本然之體。涅盤是無所不知的存在,按佛教的說法,它不是某種世間的知識,而是明淨的心識之體,它反映世間一切生滅而本無的諸相卻不為其所染。這種狀態也就是密教中修持者在本心中去尋求的空。通過觀想,修習者可以有無量諸佛現前,因為空是一切緣生相有者之母, 秘密咒術和陀羅尼一類的經典被合法地吸收到大乘中來。


佛陀在大乘佛教中已經神化並形成泛指的多數,例如佛的品格同樣可見於大日如來、阿閦佛、寶生佛、阿彌陀佛等等。有的佛被認為是某種新教義和儀式的揭示者。阿彌陀佛是淨土信仰的中心,融合了印度和伊朗的宗教觀念。大乘發展伴隨著《譬喻經》和《出曜經》等的流行,該類經典認為佛陀教說不是唯一的一種而應有不同層次,因為信眾的根器與宿業本來就不一樣。


菩薩是大乘佛教的理想,其基本前提是發菩提心,立誓願要為眾生利益不入涅盤,履行艱苦的十波羅蜜(施波羅密、戒波羅密、忍波羅密、精進波羅密、禪波羅密、般若波羅密、方便波羅密、願波羅密,力波羅密、智波羅密)修行而歷經十地。前六地仍屬初發意的預備階段,七地以上雖有缺陷,但已具佛性而不退轉,第十地則至於來生成佛的候補階次了。佛的三身學說是大乘學說的主要論題。三身為變化身、受用身、自性身。變化身指佛陀為度脫眾生,隨應顯化之身;受用身指佛陀修行所得能享法樂並給十地菩薩示現功德之身;自性身即是作本體之法身。法身已見於較早的《法華經》。許多大乘經典都說佛有無量之多,但一致承認其本質為同一的法身。佛同無為法是同一的,從而與菩提與涅盤也就沒有差別。大乘佛教最初的經典被認為是釋迦牟尼佛或別的佛為天人講述的。有資格聽聞這些經典的是聲聞及菩薩二眾。經典本身的神秘性,同時也是晚出性質被說成是保留在雪山或龍宮,而等到機緣成熟時才向人們顯示,為此,它的權威性是不容置疑的。


經典


大乘佛教的經典甚多,傳統上分成五類,分別為華嚴門、方等門、般若門、法華門、涅槃門,稱五大部。


信仰特點


救苦救難的大乘菩薩,擁有許多隻手和器具,代表無限的決心和能力。從基本信仰上來講,大乘佛教不像小乘佛教那樣認為現世界只有釋迦牟尼一位佛,普通人通過修證只能達到出離輪迴,至於涅槃的阿羅漢果位;而是認為三世十方有無數的佛,釋迦牟尼也並非實體的佛,而是我們這個世界的現在佛在人間的應化之身,是向世人揭示證悟之道的一個「樣板」。世人只要按照釋迦牟尼的教誨去修證,就能夠達到佛果。


大乘佛教觀點


大乘佛教認為,釋迦牟尼佛根據弟子的不同根性,因時因地,而給與不同的教法。這些教法又可以分成三乘。其中,接受四聖諦教法的弟子,因為是從佛親聞教法,稱為聲聞乘,以成為阿羅漢為最高目標。沒有親自得到佛的教導,但以自己的努力與智慧,思維十二緣起法而得到證悟的,稱為獨覺或緣覺乘,成為辟支佛是他們的目標。這兩類人,都只重視自己的修為,而無法幫助他人得到解脫,故稱為小乘。而真正的佛弟子,應當以幫助他人解脫為目標,發起大悲心,像這樣的佛弟子,被稱為菩薩,菩薩才是成為佛的真正道路,因此大乘又稱為菩薩乘。


但是大乘佛教內部對於小乘的看法,有許多分歧。一部份人相信,小乘的教法只是暫時的,不了義的,誤導的,只能階段性用以接引資質較差的人,並不究竟。這派可以《維摩詰所說經》為代表,認為即使犯了五無間罪的眾生,只要修行大乘佛法,也能得到解脫。但是修行小乘佛法,永遠無法成佛。


但是另一派的人相信,小乘與大乘雖然修持方法不同,但同為通往解脫成佛的方法。此派可以以《妙法蓮華經》為代表,它提出「三車喻」,認為在終極意義上,小乘佛法與大乘佛法,兩者的意趣並沒有差別。


在修證上來說大乘佛教視只求自身了生死、脫輪迴、離煩惱的小乘教徒為「自了漢」,認為這只是最粗淺的認識;大乘教徒認為要想成就佛果的話,不但要有自度的決心,更要有度人的決心。大乘佛教認為修行的過程必須是一方面通過思辨、禪修獲取無上的智慧;一方面以利樂眾生的慈悲心,行種種助人、度人的善行,也就是所謂的「悲智雙運」。只有這樣才能證得最後的無上果位,成為佛。


菩薩是大乘佛教的理想,其基本前提是發菩提心,立誓願要為眾生利益不入涅槃。佛的三身學說是大乘學說的主要論題。三身為法身、報身、化身。化身指佛陀為度脫眾生,隨應顯化之身;報身指佛陀修行所得能享法樂並給十地菩薩示現功德之身;法身即是作本體之自性身。許多大乘經典都說佛有無量之多,但一致承認其本質為同一的法身。


在理論上來說,大乘佛教也否認小乘佛教「我無法有」的觀點,而認為「我法皆無」。也就是說,佛法本身也是不具自性的緣合物,法的本性也是空的,但是在法性本空這個問題的解釋上,大乘佛教內部的中觀學派和唯識學派也有比較大的差異。


大乘修法


四弘誓願


一個學佛修行的人,如果既想自利又想利他,既要自度又要度他,那麼這就是一個修大乘的菩薩行者,大乘修行者都要發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四無量心


立志度眾的大乘菩薩,要培養四無量心:“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捨無量心。”慈即愛護眾生,給以歡樂;悲即憐憫眾生,救拔苦難;喜即喜眾生之所安,樂眾生之所樂;捨即苦樂等觀,無有戀著。


四攝六度


大乘菩薩行者,爲了方便度化眾生,所以要修四攝法:佈施、愛語、利行和同事。接近攝取眾生,爭取他們的信任,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以溫和悅耳的語言與他們交流,做一切對眾生有益的事情,與他們和睦相處,作他們的表率,同他們一切修行。此外還要修行“六度”: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佈施包括財佈施、法佈施、和無畏佈施。財包括金錢和財物之外財及體力和血肉等內財;法包括知識、技能等世間法及佛菩薩的出世間法;無畏就是解除眾生的苦惱、悲傷、驚恐和痛苦。持戒就是保持身、口、意不犯錯誤、清凈無染。儒家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就屬於基本戒律的範疇。佛教的戒律有五戒、八戒、居士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等。忍辱包括安受苦忍(忍受飢渴、冷熱等自然苦)、耐怨害忍(忍受打罵、毀辱、毒害等人為苦)、諦察法忍(住於善法中,不生疑惑、動搖、執著、貪愛等感情)。精進包括披甲精進(不畏艱難、苦行)、攝善精進(勤修善法不知疲倦)和利樂精進(利樂度化、毫不懈怠)。禪定分四禪八定(色界四禪與無色界四禪)。智慧包括世間及出世間等各種智慧。四攝六度為一切菩薩行者所必修。


  由修小乘法減弱了對自我的執著,一種自然的開闊心量便產生了,這是大乘道的起點。大乘的重點在菩提心,是般若智慧和慈悲心的結合,生起於充滿一切處的佛性中。般若智慧是對自我和一切現象「空性」的直接透視。慈悲則是對一切眾生需要的回應。


  由菩提心強力的激發,擴展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成為「六度」(six perfections):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總結


有人認為,大乘佛教是佛教逐步發展的產物,是一部分佛教徒進行改革的產物。但是佛教界內部則有不同看法。一些小乘教徒往往視大乘佛教為不純正、不可靠的摻雜了大量“外道”(其它宗教信仰,如佛教之前的婆羅門教等釋迦牟尼所反對的古印度思想) 思想的產物,認為大乘佛教的經典為後人所附會。


而大乘佛教界則自視為純正的佛法,認為一切大乘經典都由佛所說,只是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時機尚不成熟,所以加以隱藏,後世闡述大乘理論的僧人都是在佛、菩薩的指引下獲得這些隱藏經典的。一個明顯的區別是,小乘佛教僅僅將佛當作覺悟的人,當作偉大的導師,而大乘佛教則把釋迦牟尼佛神化成了有無邊法力的神靈。小乘接近無神論,而大乘則是典型的有神論。


大乘思想很多源於佛教之前的古印度民間思想,但也有許多理論在早期佛教的基礎上有所創造發展,如不僅講人無我,而且講法無我;強調菩薩理想勝過阿羅漢理想;宣稱人皆具菩提心可以成佛;大乘佛教中的涅槃不僅僅是寂滅不生或超越輪迴,而且是無所不知的存在;大乘倫理倡導慈悲度化一切眾生,力主以功德迴向他人等。


金庸曾說過自己的感受,即大乘是用比喻的方法來教導度化人,其中所說的妖魔鬼怪一類,都是用的比喻方法而非真正事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文殊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