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通敵不過業力
目犍連尊者的神通,在佛陀的弟子中沒有人能和他相比,他就以為凡事運用神通是沒有不成的。
神通的運用,確是便於接引眾生,可是神通不能違背因果法則,不能勝過業報,不能解脫生死煩惱,也是事實。
有一次,佛陀的祖國迦毘羅衛城,遭到憍薩彌羅國的琉璃王的侵略,佛陀起初也曾為愛國的熱忱所動,想為祖國出力幫忙,佛陀曾三次坐在路上阻攔琉璃王的大軍,但琉璃王逢到佛陀,雖然每次回軍,但報仇和侵略的恨心紿終沒有息滅,佛陀知道因果業報的道理,應該要把它完結,佛陀盡了愛國的心後,就只有由他去。
可是,目犍連尊者的神通還不能了解到無盡的業報,他得悉琉璃王大軍包圍了迦毘羅衛城的消息以後,很激動的對佛陀稟告道:
「佛陀!迦毘羅衛城受到琉璃王的侵略,我們為了營救全城的人民,應該要出力幫忙。」
佛陀注視了目犍連一會,就用慈和的口吻回答道:
「目犍連!釋迦族中受宿世的罪業之報,這是共業所感,你不能為他們代受!他們不懺悔罪業,一味驕橫,不改往修來,腐蝕了的房屋,終要倒下來的!」
目犍連尊者聽了佛陀的話後,他雖然知道這是事實,但他又想到他的神通,他要以神通來營救城中的人民。
琉璃王用百萬大軍圍困迦毘羅衛城,水洩不通,什麼人都無法通行。唯有目犍連能用神通騰空飛入城中。
目犍連進入城內,在釋迦族中找了五百位優秀的人,他升空用缽把他們攝裝起來,再由空中飛出。
出城後,到了平安地帶,目犍連打開手中捧著的缽,想放出五百位的釋迦族,哪知不看則已,一看之下,目犍連大驚起來,原來缽中藏著的五百人都化為血水了!
目犍連尊者到這時候,才完全覺悟到佛陀所說的因果法則不可違背,就算是有神通,也敵不過業力。
佛陀告訴他的眾弟子這樣一個故事,是目犍連和舍利弗過去的事情:
一天,有兩個修道者,行腳經過一個村莊,一群無知的頑童看他們遠遠而來,就起了欺負人的念頭,計畫著如何為難他們。
" 什麼時候氣候將寒冷?"其中一個頑童手叉腰橫擋在路中,對走過來的兩個修道者發問。
"不論春夏秋冬,凡是有風有雨的日子就有寒意。"修道者笑答。眾頑童才讓了路,可是又很快追回來橫堵起來,阻止後面的修道者前進。
"什麼時候天氣會冷?"頑童向後來的修道者發問。
"冬天是寒冷的季節,日月星宿的旋轉造成,冬天離日頭遠,所以就會冷,愚癡的人才不懂。"
眾頑童聽後,拾起地上的石頭,一齊向後者拋打過來。前者是舍利弗,後者是目犍連。
在佛陀的十六位功行高超的弟子中,舍利弗和目犍連尊者是很傑出的人物,尤其是他們的神通。
目犍連的神通有著不可思議的神力,他用腳趾按在天帝釋的宮殿可以使它動搖,甚至崩潰,為什麼他的神通不使出來對付這群小小的頑童呢?
目犍連與舍利弗,常常相偕在一起,往來於天、人、地獄、畜牲等道中,運用神通,智慧來解救苦難的人們,教化愚癡的眾生。
一次,他倆來到無間地獄,獄中的熱度很高,從油鍋中蒸發出的熱焰騰騰,彌罩了整個地獄。受刑的人在嚎哭,哀叫,舍利弗和目犍連向他們沖淋清涼的法雨,他們的苦痛才得到片刻的緩解。
此刻,他們看到一個可怕的罪人,粗大的身體,長著一瓣又大又長的舌頭,上面有五百鐵犁,像是在一片荒涼的土地上,用舌頭的鐵犁在墾土,鮮血從舌肉上一滴滴的落下來,這個罪人一看到舍利弗和目犍連,如獲至寶的趕來哀求:
"兩位尊者,我叫哺利孥,生前做邪教的傳教士,專說邪法,誹謗佛教,致使遭受如此的苦報,二位假如到南瞻部州去,請千萬告訴我的門徒,再不要把我供在木塔里朝拜,那愈發加重我的苦報,同時告訴他們不要再誹謗佛法,不以邪教欺騙眾生,免得步我的後塵,墜落如此,千萬拜託。"
兩位尊者出了無間地獄回到王舍城,路上碰到一群外道,各執手杖,大棒等武器,專門攔截過路的出家人,加以欺侮,毆打。
舍利弗走在前面,看他們揮打過來,就用溫和的語氣勸阻他們,外道們居然停手,但以兇狠的眼光放舍利弗過去,可是當目犍連再走過來時,他們又揮起武器來。
"等一下,"目犍連舉手阻止道:"我們倆剛從無間地獄來,你們的師傅哺利孥在那兒受著極大的苦報,用舌頭上的鐵犁墾地,鮮血直流,苦不堪言,要我轉告你們,趕快停止誹謗佛法,不可再宣傳邪教,希望不再有人踏他的步履,同時不再朝拜木塔,讓他的痛苦減少一點。
"目犍連一片好心為他們傳話,也以為由此可以使他們悔過,消除彼此間的仇視,萬萬沒料到話才說完,一群外道卻如狼似虎的向他撲來。
"打!誹謗我們的師傅,打,打這個沙門!"木棒、手杖象雨點般的擊落在目犍連的身上,把目犍連打的遍體鱗傷。
很多人因為目犍連的遭遇,對神通生起疑心。 佛陀卻說:"目犍連的神通並不虛假,他可以上天入地,變化莫測,可以使人無視障礙,自由自在,他有不可思議的力量。目犍連的神通沒有消失,只是遇到業力現前,他知道業債必須還清。 因果的法則,誰也不能違背。在業力來時去承受它,順應因果,才合乎諸法的道理。大家要明白業力的來報時,不要逃避,也不要怨恨,只要清楚造業的可怕,精進修學,謹慎自己的行為。
目犍連擅長神通,但他不用它來袒護自己的過失和回避業力的報應,他為我們樹立了一個好的借鑒。
-----轉貼文章-----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