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圓滿十六地
一、 於體證勝義諦時生喜悅,得初地成就,即極喜地(歡喜地)。
二、 了悟證悟乃根本覺之自覺,為第二地,即離垢地。
三、 於道上能對證悟得覺受,為第三地,即發光地。
四、 由觀光明而得覺受,為第四地,即燄慧地。
五、 因法爾清淨諸煩惱,及由觀本始智所得證量覺受而現證本始智者,第五地,即難勝地。
六、 能見光蘊,為第六地,即現前地。
七、 因圓滿一切覺受而遠離諸煩惱,為第七地,即遠行地。
八、 住遠離煩惱之境界而不動,為第八地,即不動地。
九、 圓滿一切功德,為第九地,即善慧地。
十、 行者將自識攝於所觀之本始智中,令所觀自然生起,隨見諸相皆如虛空之雲,為第十地,即法雲地。
十一、 行者於斷一切虛妄顯現之際,生起諸總集之所觀境(總集諸佛自性之皈依境),為十一地,即普光地。
十二、 無任何執受,即對所觀諸總集亦不執,不為內外諸法污染者,為十二地,即清蓮地。
十三、 自行者心中本始智所生之金剛鍊,化為虛空光明五總集者,為十三地,即咒鬘大集地。
十四、 住於所觀之本始智,為十四地,即大樂地。
十五、 於法爾境界得決定成就,為十五地,即金剛持地。
十六、 於本淨境界法爾生起本始智,為十六地,即無上智地。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